中国水运杂志:以管理体系化为主线 开展安全治本攻坚 为中国长航开启新时代新征程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4-07-15

中国长航有着15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深耕长江经济带,在长江大宗货物运输、抢险救灾以及长江国宾接待任务中,始终发挥着国有企业主力军作用,被誉为“长江国家队“。

近年来,中国长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国资委等部委管理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持续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事故总量及事故损失大幅下降,努力实现工亡事故为零目标。

近年来,中国长航安全生产工作做法主要体现在运用系统化、体系化思维,切实提升安全基础能力水平。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公司总部建立并运行HSE管理体系,推进所属单位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达标,实现应建尽建。二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和责权一致的原则,明确各部门和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三是健全安全监管体制。建立安委会定期沟通机制,形成抓督办、强落实的监管体制。健全安全生产考核机制,由单一考核事故,扩展到对重要事项进行考核,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落地。四是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形成上下贯通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推进重点安全攻坚项目落实落地,集中精力消除影响安全生产的顽瘴痼疾。五是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培训教育作为促进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活动,不断培育积极、健康、和谐的企业安全文化,推进安全生产内生动力有效提升。六是提升安全科技能力。实施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建设,对员工不安全行为及时纠偏、纠违。加大设备技改力度,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有序推广安全智能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七是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持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定期组织各类应急演练。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配合国家相关部委建立重庆和南京两支国家应急救援队,在长江流域重大应急抢险救灾任务中充分体现央企责任担当。

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中国长航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把握管理体系化这一条主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确保公司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生态文明思想,做到学用贯通、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坚持“三管三必须“,充分调动各级人员和各级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落实责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建强安全体系。有效、高效运行好总部HSE体系,持续改进和提升。督导下属单位提高体系运行质量,严防“两张皮“和形式主义。条件成熟单位,逐步推进HSE“三标“融合工作,促进体系建设向更高层次、更高标准迈进。

加强教育培训。制订和实施人员素质提升方案,推动相关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教育培训全覆盖。建立健全日常教育培训机制,持续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努力打造业内一流安全生产管理队伍,有序推进自有船员队伍建设。加强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常态化、实战化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现场应急响应处置能力。

提升排查质效。发动全员,特别是基层一线人员,全面排查和消除隐患。推进全过程隐患排查治理,使隐患排查治理覆盖作业前、作业后和作业中等环节。推进全方位隐患排查治理,全面覆盖“人、物、环、管“四大要素。严格对单位、班组、个人考核,坚持正向激励和负向约束相结合,持续提升隐患排查治理水平。

持续老化治理。制定和实施船舶和房产老化治理三年治本攻坚子方案。结合船舶和房产状况、安全合规、技术性能、经济可行性等因素,有序有力推进船舶和房产老化整治工作。

推进科技兴安。开展智能侦测系统功能升级和推广应用,主动防范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安全风险。实施智慧航安工程,打造船岸数字高速通道,增强船舶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建设安全生产及应急指挥系统,促进安全生产监管精细化、智能化。

严格风险管控。根据生产经营活动范围,按照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全面辨识安全风险,实施分级、分层、分类管理。突出企业收购、兼并、重组,以及新增业务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主动开展安全风险分析、辨识、评估、管控工作。紧盯现场、补齐短板,切实将风险化解在成患之前,织密安全“防护网“,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