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晨报 | 中长燃90后青年扎根江心10年,守护江上“家”油站
【闪光的你】浪花里的青春答卷:90后青年驻守江心十年 擦亮长江绿色名片
在长江南京段,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南京新生圩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如一座钢铁浮岛静立波涛,以范得超和陆洋洋为代表的两名90后青年,正用青春和汗水为过往船只提供服务。他们与船民结成了“江上亲人”,见证着江豚逐浪、水鸟掠波的生态蝶变。
十年驻守:从“水上新人”到“全能管家”
范得超和陆洋洋已在江上工作差不多10年。由于交通不便,班组实行“干三休三”制,如果遇到台风或江面风力超5级,交通船就会停运,连轴工作更是家常便饭。在这里,每位工作人员都是“全能选手”:巡查设备、燃油加注、污水回收,甚至清理卫生、修补衣物,样样都得精通。面对“浮岛”单调的工作环境,1996年出生的陆洋洋直言:“心沉不下来,人就很难留下来。”如何才能沉下心?1994年出生的范得超补充说,“只要自己内心觉得干这份工作值得就会沉下心”。
江上“亲人”:服务有温度,守望零距离
过去,船民饮水只能用明矾过滤江水,如今服务区有了免费自来水,船民们拍手叫好。每天为过往船舶提供加水服务,成为了范得超和陆洋洋乐此不疲的事。当然,还远不止这些,一次,船民女儿因航期紧无法上岸庆生,范得超代购蛋糕送到船头,小姑娘一句奶声奶气的“谢谢叔叔”和抖音上的致谢视频,成了他最珍贵的收藏。去年,一名船民突发腹痛,陆洋洋协调快艇送医并全程陪护...... 他们建立“船民需求清单”,代购盐水鸭、代修发动机、代寄家书,用无数次暖心服务串起长江上的“亲情纽带”。
守护碧水:见证长江从“浊”到“清”的生态蝶变
面对长江大保护的神圣使命,十年间,他们“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严格船舶装卸油和加油作业流程,不让一滴油污染长江,同时认真履行环保“清道夫”职责,每当船舶靠泊加油,他们都会走上船头,“打包”带走生活垃圾,并主动回收生活污水。范得超的手机存满江豚逐浪视频:“以前江水泛黄,现在清澈见底,这就是我在这里坚守的意义。”陆洋洋则带着妻儿在江畔远眺浮岛:“我要告诉孩子,爸爸正在守护这条母亲河。”
青春答卷:在浪花里写就“家”的注脚
七年未归山东老家的范得超,俨然已把服务区视为“第二个家”,工作之余经常打打球健健身,甚至还练就了一手好厨艺,“有过放弃的念头,但大家同甘共苦结下的温情留住了我。”陆洋洋将“燕子矶眺望浮岛”设为家庭日固定项目。当问及坚守动力,他们回答一致:“看着万吨货轮从这里加满油驶向远方,就像看见长江经济带的脉搏在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