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 | 从长江大撤退到水底 “钢铁长城”,民族企业书写抗战报国壮歌

来源:湖北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27

滔滔长江穿城而过,巍巍江汉曾燃烽火。80多年前,硝烟笼罩华夏,武汉成为抗日中心城市之一,江汉也浸润着英雄热血。爱国企业舍业报国,文化界人士以笔为刃,这里见证了全民抗战的坚定决心,回荡着保卫家园的铿锵誓言。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江汉之声”推出《烽火江汉》专栏,我们将循着历史足迹,打捞长江深处的抗战记忆,讲述军民各界同心御侮的故事,让烽火中的报国精神,在新时代依然激荡人心。

长江岸边,硝烟滚滚,空中敌机来袭,士兵们在甲板架起高炮反击,地上的人群背负物资,蜂拥挤上内迁的船只,其中招商局“江兴”轮赫然在列……这是位于武汉的招商局长江历史文化中心,所呈现的抗战期间中国军民长江大撤退的场景,记录了一场关乎民族救亡的悲壮史诗。

file

抗战期间,中国军民长江大撤退的场景

1938年春,武汉会战爆发在即。当时,由于海上交通被切断,长江中上游水上运输成为通向后方的唯一大动脉,武汉三镇仍聚集着大量军政人员、难民和数量庞大的物资,亟待向后方疏散。

招商局作为近代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参与了这次壮举,同其他航运公司相互配合,冒着日军的炮火和空袭日夜抢运,共同承担起战时军事运输和客货运输的艰巨任务。而招商局于江汉辖区所设汉口分局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file

抗战时期的招商局汉口分局

淞沪会战开始后,沿海航线及通往华北的铁路先后被日军切断,长江内河成了战时交通的主干动脉。若要疏散聚集在武汉的大量军政人员、难民和数十万吨物资,大轮上游航行是必然之举。但因汉宜段江流湍急,泥沙淤积,4000吨以上的大轮从未在枯水季节上航宜昌。若人员和物资无法撤出,势必造成巨大损失。

1937年12月,招商局派出“江安”“江顺”轮(均4300余吨)成功试航汉宜段,实现枯水期大型江轮首航宜昌,为后续大量物资与人员转移奠定基础。

1938年,为内迁汉阳铁厂、上海炼钢厂及粤、湘等省兵工厂共8万吨设备,长江航业联合办事处成立,由招商局牵头联合三北公司等多家航运企业的江海大轮,负责武汉至宜昌段运输,民生公司承接宜昌至重庆段,完成分段联运,全部器材于武汉失守前运抵宜昌。

招商局与民生等公司合作,组织了著名的长江大撤退。

同年7月,招商局“海瑞”轮奉命前往大冶装运拆迁机件。为躲避日军战机的空袭,工人白天装箱隐蔽,船员以煤盖舱底机件迷惑敌机,黄昏运机件、天黑装船。借武汉会战赢得的宝贵时间,动用各类船只超千艘,完成湖北钢铁工业重要工业装备跨区域转移的空前壮举。

8月,为保护纺织工业,招商局和三北公司又先后派出9艘大轮到裕华码头装货,抢运裕华纱厂等7000余吨设备原料,冒险夜航,将湖北纺织工业精华几乎全部西迁,保障军需民用。

10月22日,撤离武汉的最后命令下达,限令滞汉各商轮,在当天中午以前一律离汉。在大撤退中,最悲壮的当数“江兴”轮。24日“江兴”轮载5000余人从汉口启航,后奉命返汉加运军火,26日遭日机空袭沉没,仅84人获救。

file

招商局汉口分局码头

在这场决定民族存亡的生死决战中,招商局积极抢运物资、后撤人员、开展联运、运输故宫文物、开辟新航线、经营大西南……据统计,从淞沪会战到武汉失守前夕,招商局共抢运军民94万余人、军公物资商货47万余吨。

在长江航业联合办事处领导下,招商局汉口分局等沿江机构,全力调动自身人员、江海船舶、仓库栈房参与到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中。

来到位于深圳市蛇口微波山的招商局历史博物馆,“同仇敌忾 抗日救国”板块展柜里,武汉长江打捞局在昔日抗战现场马当疏浚航道时,打捞出的抗日沉船遗骸正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一段先辈们勇赴国难、共御外侮的故事。

file

招商局历史博物馆展出的抗战沉船遗骸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守。马当要塞成为阻挡日军西进的第二道防线。招商局的“江裕”轮和“新丰”轮于12月21日被征用,准备沉入马当。

同期被征用的,还有招商局汉口分局的刘家庙趸船及安庆趸船。招商局四艘轮、趸共计8791吨,占马当沉船总吨位的三分之一以上。马当沉船后,长江航线下行轮船止于九江。

file

船舶征用记录

面对日军调集重兵封锁水路,企图一举沿江西上,作为民族航运业的中流砥柱,招商局自1937年至1939年初,在江阴、马当、吴淞口、田家镇等要塞沉船24艘,占招商局船舶总吨位的40%,成为抗战时期沉船吨位最多的民族航运企业。一艘又一艘装满石块的铁船用铁链相连,迟滞了日军的进攻速度,为中国军民及大量物资后撤赢得了宝贵时间。

甲板上的弹痕、江面下的残骸,成为招商局百余年发展路上的不朽印记。

如今的长江,万吨巨轮自由穿梭、昼夜通航。与招商局汉口分局一脉相承的中国长航作为招商局集团践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专业化区域性公司,长期深耕长江经济带,在长江大宗货物运输、抢险救灾等任务中,始终发挥

国有企业主力军作用,被誉为“长江国家队”。


江风再起,出海跨洋。


穿越一轮又一轮“历史的三峡”,当前,中国长航锚定“卓越的江海联运和游轮旅游综合服务企业”战略目标稳步迈进,航运业务实现通江达海,航线覆盖内河、沿海、近海及远洋主要港口,年度货运总量突破2.1亿吨,让中国律动,昼夜不息奔流出海。长江游轮、城市游船和国际邮轮港等游轮旅游业务游客接待量突破330万人次,让中国新貌,为寰球关注真切呈现。


“中国长航积极践行央企的使命和担当,牢记‘国之大者’,顺应长江航运绿色、智能、数字化发展趋势,着力建设平安、绿色、美丽、幸福、智慧‘五个长江’,服务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中国长航相关负责人表示。


152年前,汉口张美之巷(今民生路)江边,招商局汉口分局初立,船舶往来挽回江海航运之权利。当下,沿江大道长江航运中心大厦耸立,劈波斩浪,助力长江航运业绿色化、智能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