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报 | “八旬”登陆艇的岁月回响——重庆水域仅存的二战登陆舰在唐家沱
在唐家沱东风船舶制造厂的岸边,一艘造于1940年的登陆艇静静泊着。甲板斑驳,阳光透过舷窗照进舱壁,船舱里堆着杂物与机床,岁月在它身上刻满了沧桑。
站在甲板上,高耸的指挥塔笔直伸向空中,驾驶室、信号灯、桅杆迎风挺立。随船原装的船装和锚泊设备、系缆桩和导缆孔依然坚固。进入船舱,斑驳的光影洒落。原本能停放5辆坦克的宽大船舱和巨大的舱口,仿佛都在诉说着它过去的辉煌。这便是“人民28号”,一艘诞生于二战烽火中的美军LSM中型登陆舰。
它生来就带着使命,150吨的载货量、13节的最高航速,让它在战场上成为运送装备的中坚。炮火硝烟中,它或许曾载着坦克碾过滩涂,或许曾运着枪炮奔赴前线,每一寸钢铁都浸透过战争的记忆。

01
辗转岁月里的身份变迁
“人民28号”登陆艇建于1940年
是一艘二战时期美军建造的中型登陆舰
型号为Landing Ship Medium(LSM)
这种型号的军舰设计初衷是介于小型登陆艇(LCT)
和大型坦克登陆舰(LST)之间
载货重量可达150吨,最高航速13节
续航力4260海里/12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军为了战争需要
建造了一大批登陆艇
“人民28号”登陆艇便在其中。
登陆艇舱外貌
二战胜利后,1946年9月
招商局购买和接收了这批登陆艇
这批登陆艇中有5艘在招商局管理保留了一段时间后
划拨给了民生公司
这5艘登陆艇在招商局的艇名是
“华字110艇”“华字111艇”
“华字112艇”“华字113艇”“华字114艇”
而“华字114艇”就是现在的“人民28号”
民生公司接手后一直沿用招商局船名
直到1947年7月26日后
民生公司才将这5艘华字登陆艇更名为
“湘江”“沅江”“沱江”“岷江”“涪江”
“人民28号”登陆艇更名为“涪江”
该艇用“涪江”船名一直沿用到1956年底
指挥塔依旧高耸挺立
1956年8月1日
(中国水运史丛书《民生公司史》444页是8月1日,中国水运史丛书《重庆长江轮船公司史》42页是9月1日)
民生公司合并到重庆
长江轮船公司的前身长航重庆分局
1980年11月,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断航
断航前一个月,“人民28号”登陆艇从重庆拖到宜昌南岸
红光港机厂江面停泊
负责长江中下游航行船舶在宜昌的航次修理
1984年,长航将从事航运的原LSM登陆舰集体报废
“人民28号”“因祸得福”避过了拆解的命运
成为重庆水域仅存的较为完整的登陆舰
船上车间已经很久未使用,船身到处布满了锈迹
目前,“人民28号”停泊在唐家沱的港口里,船头已经没有舷号

02
寂静江畔上的历史余温
如今的“人民28号”,早已没了当年的喧嚣
值守的长航老船员彭彰洪记得
以前老辈子给他说过,这艘船在战争时期运送了不少物资
后来“退役”了,又成了重要的船舶维修点
那时候船舱里机床轰鸣,工人们在此加工零件
过往船舶常来停靠修缮,它成了船员们信赖的“港湾”
热闹场景至今仍被老船员念叨
热火朝天的景象仿佛就在昨日
另一位值守人杨平见过建川博物馆军舰拖运时的盛况
对比之下,这艘船确实冷清了些
但当提起已经开园的川江航运文化园与在建的寸滩港邮轮码头
他连说“晓得晓得”
跑了几十年船,他们对江有着特殊的感情
说起这些眼里总会泛起对江的深情
斑驳的登陆艇舱室
80载风雨侵蚀,修复它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
就像那些从战场走来的老兵,在时光里慢慢凋零
可它见证过二战的烽火
经历过招商局、民生公司、长航重庆分局的流转
参与过重庆港的岁月变迁,早已成了川江航运史的活化石
不远处,新船坞里工人们正在检修船只
工厂传出造船的金属敲击声
一只白鹭悄然掠过水面,傲然飞向天际
硝烟散尽,“人民28号”仍在江畔守望
而它承载的故事,早已融入江水
成为永远不会被遗忘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