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复工】他在疫情最吃劲时挺身而出——记武汉公司枝江洗舱站项目负责人、社区抗疫志愿者 王敏

来源: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3-26

3月22日上午,武汉公司“意外”收到来自中共荆门市沙洋滨江新区委员会、沙洋滨江新区管委会的一封感谢信和一张志愿者证书,信中对武汉公司员工在疫情最吃劲时挺身而出、并肩抗疫表示感谢。而这封沉甸甸书信和证书背后的主人公,就是武汉公司枝江洗舱站项目负责人王敏。

1月23日,刚从武汉回到荆门沙洋老家的王敏,被社区通知居家隔离14天。1月26日,他被居家隔离的第4天,他所在的社区就实施起了封闭管理。从那天起,每天监测体温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时便会多问一句:家里有菜吗?需要什么物资吗?社区工作人员的关爱帮助,感动和激励着王敏,让他萌生了与大家众志成城、并肩作战的念头。他知道,这个社区属于村落式开放型社区,出口多,30多户100多人,加上春节返乡人员流动性大,仅靠社区几名工作人员,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做好居民管理服务和生活物资保供,工作强度和难度一定不小。作为一名党员,此时此刻应该主动冲向一线,而最好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做社区志愿者,与大家共同守护家园。

心动不如行动,从1月27日起,他就开始与社区联系,主动申请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团队。但由于他还处于隔离期,社区起初并没有同意他的申请。被拒后的王敏反而更加“执着”起来,他采取“双保险”方式,同时向两个社区申明身体健康状况,先后六次提出参与志愿服务的个人申请。2月18日,他再次恳请社区,终于如愿以偿。

2月20日,穿上红马甲,戴上党徽和袖章,王敏正式“打卡”成为一名社区防疫志愿者。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的9个小时里,是社区志愿者的官方工作时间。每天一早,王敏都要参加例行的小区巡逻和疫情摸排工作,他们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疫情相关知识,进行居民摸排登记和体温测量,询问物资需求。巡逻工作结束后,他们会在社区工作人员指导下,转战对整个小区开展喷雾消杀工作。午饭后,又会马不停蹄赶往超市、药店,为小区居民代买代购生活物资,傍晚前送到居民家中,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不断供。

疫情发生后的一段时间里,新鲜蔬菜的供应出现了断档。为了让居民们能吃到卫生安全的新鲜蔬菜,社区志愿者们自发寻找渠道进行采购,王敏也发动起身边亲戚朋友们四处打听。在得知社区联系到一家农户愿意捐赠蔬菜信息后,他第一个报名参加采摘任务。采摘蔬菜当天,天空飘着小雨,早上5点多,他就和另外9名志愿者驱车赶往20多公里外的指定采摘地点。为抢在当天能将蔬菜送到居民手中,大家冒雨在蔬菜地里一鼓作气一刻未停,干累了,王敏就带领大家拉起了劳动号子,雨水浸湿了口罩,王敏就将自己购买的口罩分发给大家替换。直到下午三点,志愿者们共采摘菜农捐赠的爱心蔬菜一万余斤。此时,雨也越下越大,大家早已成了“泥人”,顾不上收拾,志愿者们就立刻开始装车返程。回到社区后,大家又开启了“流水线”模式,分菜、去泥、装袋,午饭都没有吃的他们,匆匆吃上两口晚饭后,就分赴居民家中送菜,接近凌晨才回到家中。

在做志愿者期间,最让王敏感到焦虑的是,许多小区居民对疫情的认识程度不够,对他们的工作不理解,认为志愿者在小区门口设卡检查是故意夸大作秀,干扰了他们正常生活;天气晴好时,偶尔还有居民不听从劝阻聚集晒太阳聊天;有时碰到有情绪的居民,不但不愿配合工作,还会被他们责骂几句。王敏想,必须尽快让所有居民对疫情有清醒认识,正确掌握预防疫情方法,才能确保整个小区平安。因此,除了每天例行上门宣传外,王敏还兼职当起了义务宣传员,他将从官网上收集到的什么是新冠肺炎病毒、新冠病毒肺炎的典型症状以及如何有效预防等内容以微信转发方式向社区居民们进行宣传,耐心向居民们解释做好联防联控工作的重要意义,最终取得了大家的理解和配合。后期,王敏还将自己通过电话咨询到的复工复产手续办理流程,以及国家针对疫情出台的惠民政策也通过微信转发给社区居民,帮助大家有序返岗复工。

王敏说,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这个特殊时期,能为居民做点实事,也是一种幸福。在他投身社区抗击疫情志愿服务的25天里,他将小区门守成了安全门放心门,将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当成了一份责任重托,他不惧风险、不分昼夜在小区忙碌的身影让居民们记住了这个斯文的小伙儿,他将党员使命写在了行动上,诠释了一名普通党员担当奉献的初心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