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吴淞口邮轮港打造“标准”新样板,全面提升邮轮港口服务质量

来源: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运营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8-16

近年来,中国长航所属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先后开展创建上海市级及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该港口通过整合政策规划、技术应用与国际合作,构建满足邮轮、游客、相关方需求的邮轮港口服务标准体系,有效推动港口从“运输港”到“体验港”再到“经济枢纽”升级转型,以“先行先试”的魄力为行业发展输出了经验与智慧。

1.探索低碳运营标准 引领港口绿色化发展

file

以“绿色港口”为发展目标,该港口着力强化基础设施与能源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建成亚洲首套、全球最大的邮轮变频岸电系统,容量高达1.6万千伏安,覆盖3个泊位。大力推进船岸自动并网和负载无缝切换技术,确保邮轮靠泊期间实现零碳排放。2024年实际用电量达272万千瓦时,供电时长为2124小时,替代燃油4248吨。配合交通运输部制定《港口船舶岸基供电系统操作技术规程 第1部分高压供电》行业标准,将成功经验推广至全国各大邮轮港。率先推行港口作业机械的绿电化改造,降低噪音与空气污染,降低运营成本将达30%,配合交通运输部制定针对邮轮港口定制开发的登船桥以及邮轮岸边作业车管理和使用标准,推动行业绿色发展。

2.探索智慧监管标准 提升港口通关效率与安全

file

该港口创新试点邮轮船票制度,通过“单一窗口申报”,实现乘客信息提前申报与共享;推广使用“行李信息条”,进一步优化提升邮轮运输旅游服务水平,保障邮轮运输各方合法权益,维护邮轮运输市场秩序。实践经验在天津、深圳、广州等港口复制推广,并为《国际邮轮登船凭证》等行业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港口依托“单一窗口”经验,配合地方主管机关构建口岸数据平台,推动监管流程整合、标准统一,实现“一次申报、联合查验”;统一应用智能化查验设备,推广智能预检通道、边检“免出示证件”查验通道等设备标准,缩短旅客通关时间30%以上,大大提高通关效率。

3.完善服务流程标准 优化旅游体验与区域联动

该港口力求为游客提供更高标准的服务体验,不断精细化设计旅客安检、提取行李和登离船动线,升级海关测温通关设备,改进安检查验设施,增设风雨连廊,优化信息咨询台、物品寄存和支付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并制定团体标准《国际邮轮港游客服务规范》,有效提升了客户满意度。港口投运以来,持续规范“邮轮+”服务产品,发布“多母港航线”运营标准,统一登船流程、文化展示及应急响应机制,联合天津、深圳、青岛、大连等9个中国沿海城市成立“邮轮+消费城市联盟”,实现跨区域票务互认、投诉处理标准统一;以邮轮为媒,串联沿海经济带,推动“港口流量”向“消费增量”转化;创新文旅融合服务,推出“邮轮护照”及家庭消费线路设计规范,整合文创市集、低空观光等业态的消费服务体验,倡议“邮轮生态圈”建设,打造“中国邮轮入境消费第一站”。

4.强化产业生态标准 促进区域联动与国际输出

该港口积极推动亚太邮轮港口服务标准的研究、制定、应用和服务,发起成立亚太邮轮港口服务标准联盟。目前成员单位已由初始发起的9家扩大至13家,发布《邮轮接待服务规范》《游客接待服务规范》和《邮轮游客投诉管理规范》3项标准。随着联盟结构不断多元化、体系不断规范化、标准不断多样化,联盟将继续整合业内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化完善亚太邮轮港口服务标准体系,促进亚太邮轮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港口还引入了由中船邮轮牵头打造的“上海市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邮轮产业)”,协同产业上下游优势力量,以标准链促进邮轮产业链、创新链融通发展,加快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未来,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将锚定中国邮轮产业战略规划,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对标国际一流,提升上海邮轮母港全球枢纽港国际化运营能力,助推中国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